首页

国产在线调教

时间:2025-05-29 07:46:41 作者:探访浙江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 浏览量:17097

  中新网西宁10月15日电 题:青海森林覆盖率最高县:“生态司法+补植复绿”,为高原大地“充植”

  作者 刘洋

  十月,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东庄村的“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层林尽染。广袤的青海云杉和沙棘,挺立在深秋的山岭上。

图为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东庄村的“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  刘洋 摄

  大通县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已达43.3%,居青海省首位。地处大通县东北部的塔尔镇东庄村,山林密集、水草丰茂。其独特地形十分适宜农牧业发展,因此,当地居民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牧业,而这,也是当地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但据记者了解,2021年底,被告人马某某等六人,认为植树造林影响到了村民放牧和饮水,先后两次阻挠大通县某苗木繁育专业合作社造林工程进度,并煽动东庄村村民损毁树苗、破坏围栏,致使15.2亩林地受损、2542株苗木损坏、2300米网围栏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9909元(人民币)。

  “由于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恢复性司法模式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至关重要。”大通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马媛说。

  2022年,大通县人民法院在审理由大通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马某某等六人故意毁坏财物(林木及周边围栏等)一案时,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院提出的关于环境资源审判中,要将法治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先予以执行督促违法责任人对毁坏林地及时补植复绿。

图为“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2400株青海云杉和42株沙棘完成补植。刘洋摄

  “在生态环境保护案件中,生态破坏往往具有持续时间久、危害程度大等特点,一旦错过合适的修复时机,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环境资源公益诉讼的目的便难以达成。”马媛介绍,“由于六名被告人当时均羁押于青海省西宁市第一看守所,考虑到补植复绿的季节性要求及生态修复的预期效果,各被告人的家属及当地村民‘代为履行’了树木补植复绿和围栏修护。”

  2022年5月7日,2400株青海云杉和42株沙棘完成补植。6月8日,2300米网围栏及167根三角铁立柱修复完毕。

  “先予以执行补植复绿,最大限度平衡了生态修复和利益损害,兼顾了生态修复与被害人经济补偿。”马媛说,“这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到案件办理‘前审后续’中的典型案例。”

  2023年7月,当地法院在大通县塔尔镇东庄村设立“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并与大通县林业和草原局签订了《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工作协议(试行)》。

图为记者来到“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查看2542株苗木补植情况。刘洋摄

  “通过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大通法院综合运用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了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马媛说,“这也是大通法院在这里设立‘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的初衷和目的。”

  在距离案件审结、补植修复一年后,承办法官再一次前往补植复绿区对苗木成活率向东岔林地护林员及苗木繁育工作人员进行了回访。

  “通过实地查看补植树木的成活情况,成活率基本达到了85%以上。”大通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蒋清燕介绍。

  “案件不仅要判得好,还得要执行得好,只有把司法判决的结果切实履行到实处,我们的绿水青山才能够得到长久的保护。”蒋清燕说。(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供销社原党组成员、省纪委监委驻省供销社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冯庆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假期越长,这个症状越严重?5招踢走节后综合征!

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要体现在生产、工作和学习中,也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涉及党员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生活纪律包括哪些内容?对党员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进行规范的意义何在?《条例》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充实完善有关条款?党员怎样锤炼道德品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检监察机关在认定违反生活纪律行为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一半沙漠一半湖” 宁夏沙湖旅游促“三交”

本届北影节邀请巴西作为主宾国。开幕式上,巴西文化部部长玛格丽特·梅内塞斯通过视频致辞,“天坛奖”评委会亮相。当晚,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张艺谋颁发组委会特别荣誉奖。

新疆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乌鲁木齐举办

第136届广交会第三期正在进行,本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第三期展位数24507个、参展企业11703家。本届广交会有哪些新特点?一起透过广交会看中国外贸新变化。

在不断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彰显大党优势

现场,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研究智库与多家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包括中希文明互鉴中心、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等,标志着中外人文交流的区域合作和多元发展进入新阶段,为推动青少年人文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支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